儿童的智慧在指尖  手操作活动加速脑成熟

  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”。怎么看这句话呢?,我们知道大脑中约有5万个神经细胞控制着人体驱干,其中用于控制我们的双手的神经细胞就达到40%。3-6岁的儿童喜欢用手去征服环境,使用工具,摆弄玩具,尝试着自己去实地操作,去做。而这一切与他们获得知识,形成技能,发展智慧有密切关系。

  首先,手的操作可以直接促进各感官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协调。感官能帮助孩子认识事物的特性,发展和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,获得直接经验,而且孩子的智力也是通过感觉器官来体现的。其次,幼儿通过动用玩具及操作日常生活用品,可以掌握使用物体的方法。以后,幼儿便会逐步地掌握成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经验。再次,幼儿通过手的操作,能进一步认识同一类物体的共性,因而使知觉更加具有概括性,并为概括表象和概念的产生准备条件。 

 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应及时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合适的动手操作的机会。孩子表示愿意自己动手做的事,成人应耐心地在一旁指导,而不应自己动手代替他们去做。如孩子希望自己学吃饭的时候,就不要喂他;该让孩子自己学会穿衣服时,就不要再替他穿衣服;孩子可以自己握笔时,就可以给他纸和笔,让他画着玩。孩子刚开始学习这些动作时,难免做得不完善,这就需要反复地练习,通过反复运用,孩子便会掌握比较复杂的手的动作。练习的内容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,如经常让孩子做手工,包括画图、剪贴、泥工、折纸等,能够促进幼儿手的动作发展。 

  当发现孩子有不正确的操作时,应及时予以矫正。例如,要注意他端碗,拿匙子、筷子,握笔,握球拍,用剪刀以及拿其他工具时的方法是否正确,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指导、纠正。当然,最好从一开始就教会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,尽量杜绝养成不正确的习惯。 

  特别提醒,要注意孩子操作时的安全卫生。同一操作活动不应持续过久,以免孩子手部过度疲劳而失去控制力,造成“事故”,并影响手的正常发展。孩子在使用金属工具如剪子、刀子、铲子和榔头等之前,应教给孩子正确的操作方法,并一定要嘱咐孩子注意安全。孩子使用的工具,也应有安全措施。如剪子最好是圆头的,刀子、铲于不要过于锋利。当完成手的操作活动后,还要提醒孩子及时洗手,以保持手部的清洁。 

  可通过以下操作活动向孩子传授一些知识与技能: 

  1、捡东西、捏东西、钉东西、撕废纸,把东西放在小瓶子里、穿珠子、玩沙子等。这是训练手指功能的活动。 

  2、泥塑、画图、上色、剪图拼贴和剪纸,这些手工劳动,需要孩子脑、眼和手的协同配合,是发展和锻炼手部动作的好办法。 

  3、手工制作一些玩具。现代技术操作的高档玩具,孩子参与的活动少,而且操作简单达不到动手能力的训练,智力发展和技能的形成。那么怎样做才好呢?父母可为孩子准备一些游戏材料,纸筒、纸盒、小瓶子、小棍子等,引导孩子手工制作玩具,并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,展开想象的翅膀,设计制作而且想玩什么就做什么玩具,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动手能力,促进智力发展,还可以培养孩子艰苦节约的习惯,使全心全意尝到创造的欢乐,激发其更加强烈的创造欲望与兴趣。 

  4、让孩子早些使用筷子吃饭。人用筷子夹食物的时候,要牵扯到肩部、胳膊、手腕、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,而且手的动作对大脑是一种有益的刺激,因此让孩子尽早地、长期地使筷子吃饭,可以促使他们的眼睛、手、嘴和脑的有机配合。 

  5、教孩子打算盘。手是智慧的前哨,智慧在手指尖上,所以父母可以从小让孩子拨动算盘珠子玩耍、数数,到四、五岁的时候再教孩子简单珠算。由于打算盘有利于儿童的智力,现在美国提倡打算盘,而日本的家长也纷纷地让孩子学算盘,用筷子吃饭。 

  手操作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源泉,父母要千方百计地通过游戏、观察和操作活动,向孩子传授知识,这是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办法。